联华证券
你的位置:联华证券_正规杠杆炒股平台_专业的股票配资平台 > 联华证券 >近日,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企业”的言论引发行业热议。朱啸虎表示,金沙江创投已经陆续退出了其在具身智能赛道的多项早期投资怎么做好配资,并质疑当前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商业化前景。
这一言论迅速激起多方争议,经纬创投张颖认为,机器人领域蓬勃发展,大赛道百花齐放。时间拉长,一定能出大公司。而创业公司代表众擎机器人创始人兼CEO赵同阳则以近千字长文通过广州日报独家回应,强调“跨越周期的信任,是硬科技突破最珍贵的养分”。
独家回应
“在这个需要万亿级投入的赛道,讨论‘泡沫’未免为时过早”
我始终坚信,人形机器人代表的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人类文明演进的新篇章。这个领域如同二十年前的互联网,正处于从质疑走向成熟的关键跃迁期。每一位选择在此深耕的创业者,本质上都是“未来播种者”——我们深知,要让种子长成参天大树,需要的不是即时收割的镰刀,而是静待花开的耐心与持续耕耘的信念。
中国硬科技的崛起需要生态共荣:既要有敢为人先的创业者披荆斩棘,也要有独具慧眼的投资人谋定后动,更需要全社会对“长期价值”的深度共识。值得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开始与我们形成长期价值共鸣,他们选择用五年、十年这种长期的刻度丈量创新价值,而非困于季度报表的波动。这种跨越周期的信任,正是硬科技突破最珍贵的养分。
作为创业者,我完全理解资本对回报的追求。但更希望传递一个朴素的真理:某些领域的突破关乎国家核心竞争力,当我们在精密制造领域帮助合作伙伴提升效率时,当我们的技术方案走进高危作业现场时,这些点滴的突破,正是中国智造从“跟随”迈向“引领”的注脚。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无数个工程师数千个日夜的算法迭代,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结晶,更是“坐得住冷板凳”的精神写照。
对于行业争议,我始终保持敬畏与开放。人形机器人领域当前的总投入规模,尚不及一家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上市前的融资额——在这样一个需要万亿级投入的赛道,讨论“泡沫”未免为时过早。事实上,这一领域的发展速度已远超预期,我们期待用每年可见的技术迭代回应关切,用场景落地的加速度兑现承诺。
关于近期的讨论,我更愿将其视为行业成长的阵痛。对于所有关注这个领域的朋友,我始终心怀感激。硬科技创业的本质是一场马拉松,既需要创业者的韧性,也需要投资人的远见,更需要全社会对“慢变量”的包容。如果仅因短期内未达预期就否定行业未来,无异于在春寒中砍伐幼苗。历史早已证明,从电力革命到数字时代,真正改变世界的技术从来都与急功近利绝缘。
创新之路的讨论声终会沉淀为前行的养分。那些关于“格局”的思辨,终将消散在时间的尘埃里,唯有扎实的突破会被历史铭记。我们会继续保持这份“平静的炽热”,用中国智造的星辰大海,致敬所有坚守长期主义的同行者。
记者观察
具身智能投资逻辑之争:是快速回报还是长期价值?
朱啸虎的“泡沫论”背后,折射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投资哲学。朱啸虎的投资逻辑以“反共识”著称,以“算账”为核心,强调商业化路径的清晰性,因此吝于“新手保护期”。他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在市场分歧时布局,一旦形成高度共识,但商业化潜力又不清楚,那就到了“退出的时机”。其投资策略被部分人视为“理性务实”,但也有人批评为“风口套现”。
与之相对,长期主义者如赵同阳和张颖,则将人形机器人视为“工业革命级”机遇,坚信人形机器人领域蕴含着巨大的长期价值,愿意耐心等待技术和市场的成熟。赵同阳曾在朋友圈直言,AI和机器人“都不是赚快钱的项目”“人形机器人在五年之内几乎无处不在”。行业数据也在佐证这一观点。据《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预测,2029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跃升至750亿元,2035年达3000亿元。
这场争论的本质,是“快速回报”与“长期价值”的理念碰撞。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导向已为这场辩论提供了明确指引——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将具身机器人定位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并明确了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2027年形成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和国际竞争力产业生态的目标。这种顶层设计的选择,凸显了国家层面对技术长期主义的战略倾斜。作为融合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与新材料等前沿科技的集大成者,具身智能不仅代表着机器人技术的最高水平,更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端制造能力的重要标尺。
专访专家、国资代表
机器人是比肩新能源汽车的潜力赛道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孙富春教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人形机器人行业的规模化应用预计还需3年到5年。他认为,目前行业的发展路径分为通用人形机器人和行业专用人形机器人两个方向,未来的市场将会逐步明朗。
作为深圳国资代表,深业资本总经理董海龙博士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专访时认为,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能比新能源汽车还要大,尽管当前多数企业没有实现盈利,但长远来看千亿市值公司将涌现。
在投资价值和周期方面,董海龙举例,AI技术经过了大约8年的发展,如今随着算法算力的成熟正进入应用阶段,市场已快速起量。类比AI技术发展历程,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周期预计约为10年,但拥有核心技术、优秀团队和明确市场定位的企业,仍然具有极大的投资价值。
他强调,投资人形机器人公司,是对团队与技术落地的双重考验,人品与股权结构同样关键。此外,公司需要不断投入研发提升技术水平和性能,以满足市场对机器人的高要求。另一方面,公司还需要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开发出符合应用场景的产品。
董海龙表示,国有资本正以“投早投小、大胆耐心”聚焦硬科技,当好“陪跑者”。他表示,当前一些人形机器人公司的估值已达到百亿级别,虽然投资门槛较高,但对于真正具备核心技术和市场前景的公司,仍然值得长期投资怎么做好配资,这种观点恰与赵同阳的呼吁形成共振。
下一篇:没有了
- 2025/04/05怎么做好配资 科技“深”探 | 众擎机器人赵同阳独家回应朱啸虎言论:硬科技突破需要跨越周期的信任
- 2025/04/03炒股的杠杆什么意思 3月A股新开户数307万户 较1月增长96%
- 2025/04/02配资安全炒股配资门户 在科技变革中踏浪前行 公募基金竞相提升投资IP辨识度
- 2025/04/01谈股票配资网 智己汽车:3月交付5029台 同环比双双大增
- 2025/03/31股票做空杠杆 事关芯片!中国成功开发这一新技术